“道”字仅见于金文,中间是手托着首(脑袋)或直接将脑袋藏在衣服中,意思就是用衣服把头蒙起来,用来表示一种人们必须走通而到达目的地的路径,但走起来就像用衣服蒙着头一样,要摸索着前行。如果不是迫切希望前往的目的地,没有人会像被蒙上头一样走向一条陌生的路径。蒙头确实与行走紧密相关。如果我们被突然蒙上头,一个感觉就是寸步难行。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,人的双眼在保持身体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,蒙上双眼一般就很难保持行走时的身体平衡。所以,金文中的“道”字,指的应该就是陌生而必须走通才能到达目的地的路径。这可能就是古人单用“道”字表示道理、法则、规律之类抽象概念的原因所在,例如,治国之道、为人之道、养生之道等。
陆镜清认为,明代的石雕跟书画及其他艺术品一样,其主要的风格就是简洁。其实这种风格是继承了宋代甚至唐代的遗风,据此上推,唐、宋石雕的艺术风格同样是简洁明快,这也使鉴别宋、明石雕的年代差别出现困难。而到了清代,石雕艺术变得繁复细腻,注重小节,但这也是一种美,也为多数藏家所喜爱。
“当然,我们还可以根据风化程度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对石雕的具体制作年代进行判别。一般说来,石雕表面颜色与石材本身颜色反差越大,则石雕作品年代越久。”陆镜清坦言,石雕艺术品走上市场后,必然和其他艺术品一样,会出现赝品,造假者可能将新近刻出的作品表面进行腐蚀后,造成年代久远的假象。如何尽可能去掉赝品,保护消费者利益呢?陆镜清说,除了充分发挥的作用、提高购藏者本身的鉴别能力外,拍卖行业的自律作用也十分重要。
您好,欢迎莅临康瑞得,欢迎咨询...